*文資料由安徽電視臺《天下安徽人》欄目提供
1922年,**寧出生在合肥,七歲時跟隨在清華大學任教的**遷居北京,住進了著名的清華園。在那個動蕩的年代,**寧得以在一個被保護起來的環(huán)境里度過了幸福的童年。他曾經(jīng)回憶說:“在我的記憶中,清華園是很漂亮的。我跟我的小學同學們在園里到處游玩,幾乎每一棵樹我們都曾經(jīng)爬過,每一棵*我們都曾經(jīng)研究過。”**寧的**楊武之是留美博士、數(shù)學**,也是著名數(shù)學家陳省身和華羅庚的老師。楊武之很早就發(fā)現(xiàn)了兒子超乎常人的聰慧,他曾經(jīng)在一張**寧13歲時的照片上寫下“振寧似有異稟”的話。1938年,16歲的**寧考入西南聯(lián)合大學。這所大學由清華、北大、南開三所大學合并而成,云集了一批國內(nèi)乃至世界知名的學者,物理系的陣容尤其強大,都是從歐美留學回國的知名教授,像吳有訓、周培源、趙忠堯、吳大猷等。在這里,學物理的**寧如魚得水,深得老師賞識,為*后的成*奠定了堅實的基*。
1944年,**寧獲得了清華大學物理系碩士學位。次年,赴**留學**寧是誰,開始了對科學更高層次的追求。
**寧到了**后,進入芝加哥大學。像他在中學、大學時一樣,慢慢有了名氣,成了“學生老師”,并得到了物理**費米的青睞。1948年,**寧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哲學博士學位。1949年,他被邀請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工作。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研究所,里面的教授不多,但都是世界一流的知名學者。就是在這里,**寧見到了自己敬仰已久的偉大的物理學家****。
雖然見過幾次面,但**寧卻遲遲沒有得到與****交流的機會。1952年的一天,正在做實驗總結的**寧突然接到一個令他振奮不已的邀請。
這次與偶像唯一一次面對面交流的經(jīng)歷,卻成了**寧一生中的遺憾。
那時,**寧和****住得很近。為了創(chuàng)造與****見面的機會,**寧摸清了****每天散步的路線和時間。終于有一天下午,他帶著兒子,在路上等到了****。然而那一次,****與他的兒子合影后就匆匆離去。幾個月后,****就去世了。****去世后的第三年,**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。許多人都說,他的理論成*地**了****。
在一九五幾年的時候,物理學界出現(xiàn)了一個謎,許多人發(fā)現(xiàn)一直以來大家公認的宇稱守恒定律可能有點問題,但是卻沒有人懷疑這個定律。1956年,**寧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理論,想找一位實驗物理學家來證明他們的假設,卻很難。許多人認為,這個實驗不值得做,因為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。但**寧卻堅持自己的想法。
后來,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答應了幫他們做這個實驗,許多物理學家都認為吳健雄是浪費時間,然而幾個月后的實驗結果卻恰恰證明了**寧和李政道設想的正確*。1957年,**寧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物理獎,震驚**,也震驚了世界。
在許多人看來,**寧和李政道的獲獎不僅僅是科學上的巨大成就,更重要的是,改變了**人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心理,也改變了**人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形象。
**寧曾經(jīng)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:“我**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當數(shù)學教授。他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。他游歷甚廣。但我知道,直到臨終前,對于我的放棄故國,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終沒有寬恕過我?!?/p>
1971年夏天,**跟**凍結了多年的外交關系開始有了一點解凍的跡象,**寧迅速抓住時機,終于圓了26年來想回**探視的愿望。1971年7月,他登上飛往上海的班機,成為首位訪問新**的美籍知名科學家。從此以后,他每年都要訪問**,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。
1971年**寧首次從**回國時,回到了故鄉(xiāng)合肥。此后,他多次來到合肥參觀訪問。
如同**寧在事業(yè)上取得了非凡成就一樣,他的婚姻生活同樣是非凡的。他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禮是名門之后,兩人的愛情充滿傳奇色彩。**寧曾經(jīng)在《**和我》一文中寫道:“1949年秋吳大猷先生告訴我胡適先生要我去看他。胡先生我小時候在北平曾見過一兩次,不知道隔了這么多年他為什么在紐約會想起我來。見了胡先生面,他十分客氣,說了一些稱贊我的學業(yè)的話,**說他在出國前曾看見我**,**托他關照我找女朋友的事。我今天還記得胡先生極風趣地接下去說:你們這一輩比我們能*多了,哪里用得著我來幫忙!”1949年圣誕節(jié),還沒等到胡適先生的幫忙,**寧就在普林斯頓唯一的中餐館里,邂逅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禮。
1948年**寧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,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做研究。他*打算在普林斯頓呆一年就返回芝加哥,可是卻一直在那里呆了十七年。**寧曾經(jīng)回憶說“因為那時我在date杜致禮?!癲ate”,**好像叫“拍拖”。她那時在紐約念書,離普林斯頓很近。所以我就留下了?!?1950年8月,**寧和杜致禮在普林斯頓結了婚。那年**寧28歲,杜致禮23歲。后來,胡適到**寧家做客,對**寧說:“果然不出我所料,你自己找到了這樣漂亮能*的太太。”1957年**寧獲諾貝爾獎的時候,杜致禮陪同前往,并被安排與瑞典國王走在一起。這樣一位“成*男人背后的偉大**”,于2003年10月因病去世。她一生和**寧養(yǎng)育了三個子女。2003年冬天,晚年喪妻的**寧帶著沉痛的思念從**回到北京定居。
2004年年初,**寧來到**,收到一張明信片。正是這張明信片,使他的晚年生活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明信片是一個女孩寄來的,上面留了電話號碼。**寧按著號碼打過去,開始了與生命中另一個重要**的交往。這個**就是翁帆。
接到**寧的電話后,翁帆前往**寧處看望了他。其實早在九年前,兩人就已經(jīng)相識了。那時**寧和杜致禮到汕頭大學開會,翁帆是負責接待他們的大一學生。而兩人再見面時,翁帆已經(jīng)是廣東外語外貿(mào)大學的研究生了。**寧說:“那是一個只有上帝才會做的安排?!?/p>
2004年12月,全國乃至世界各大媒體都在顯著位置報道了82歲的**寧和28歲的翁帆結婚的**。人們意外、驚嘆、不解,大部分的人都持質(zhì)疑的態(tài)度。尤其**寧是那樣的鼎鼎大名。所有的人都在問:他們之間真的有愛情嗎?
**寧在寫給親友的信中說道:“青春并不只和年紀有關,也和精神有關。翁帆既成熟又青春。我也知道,雖然在歲數(shù)上已經(jīng)年老,在精神上我還是保持年輕。我知道這也是為什么翁帆覺得我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?!?/p>
**寧和翁帆結婚后,大部分的時間呆在北京和**。在北京,他們就住在清華大學,**寧給住所起名叫“歸根居”。2004年,82歲的他為清華大學大一新生上了一個學期的課。人們覺得很奇怪,這樣一位登上了科學最高殿堂的世界級**,為什么會為大一新生代課呢?
**寧認為,兩國學生的第二個分別就是:**的大一學生很天真,常常不知天高地厚,對于自己的前途好像滿不在乎,但**的大一學生比較成熟,比較專注。這種區(qū)別對他們*后的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影響。
四天的行程中,**寧走到哪里都牽著妻子翁帆的手,兩人不時輕聲交談。**寧在臺上演講的時候,翁帆就坐在臺下靜靜地聆聽。
85歲的**寧依然活躍在學術界,經(jīng)常到各地演講,翁帆總是陪伴左右。在家的時候,兩人忙完各自的工作,就一起聽聽音樂、聊聊天。有時間就一起去旅游,生活得充實而浪漫。
**寧曾經(jīng)在一次演講中引用****的話來形容自己。****把人生比作一個七幕的劇。其中的第七幕,也就是最后一幕,是返回童年,返回茫然,無牙齒,無眼睛,無味覺,無一切。**寧說,假如他的人生是一出戲,那么實在十分幸運,今天他有牙齒**寧是誰,有眼睛,有味覺,有幾乎一切。誰說不是呢?
如需了解更多的收錢吧**加盟詳情,請咨詢電話18883238888.全國招聘**加盟商!??!